前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工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而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泛化能力,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有望拓展人工智能和工业融合的新空间。
4月17日,开物信息创始人、董事长魏飞一行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大模型团队负责人杨仝教授及成员进行合作洽谈,探讨共同推进AI矿山垂直大模型、设立AI工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等相关事宜。.jpg)
会议伊始,开物信息通过AI语音的方式简要介绍了公司情况,分享了开物在矿山、物流、能源领域的发展成果及广阔前景。开物云矿总经理苏路向北京大学研究生介绍了公司产品矩阵。杨仝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大模型团队的情况,并提出了课题建议的探讨。双方就大模型课题现有问题和挑战的分析、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案、模型构建和算法选择、项目实施和风险评估计划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共同设立“北京大学-开物信息AI工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达成初步共识,双方将围绕矿山、物贸、能源等场景,结合人工智能、AI工业大模型等领域开展交叉学科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

大模型实验室的设立旨在建立跨领域的科研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互补,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吸引和培养顶尖科研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服务经济发展,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杨仝表示,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更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质量的方式之一。二是推进大模型与矿山产业相结合,是大模型的使命所在,也是促进矿山新质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场景、技术、资源、人才上融合发展,协同促进我国工业大模型产业的深入发展。
魏飞表示,杨仝教授及团队在网络、数据库与大模型领域的新型概率数据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业界影响力。一是把AI大模型作为开物AICE未来矿山建设的技术底座,集中精力和资源,高效强力地推进研发及落地工作。二是积极协同北京大学,做好矿山场景与大模型技术的融合,在二季度发布全球首个矿山垂直大模型,全年发布10个以上的垂直大模型。三是将依托计划设立的AI工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协同中国智能矿山研究中心,开展矿山大模型相关技术研发、专利申报、标准编制和高峰论坛研讨,加快矿山大模型的技术落地速度,更好地支撑开物AICE未来矿山建设。
下一步,双方将共同规划、建设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确定首批课题方向,包括新质物贸大模型、采选矿大模型、矿企管理与知识服务大模型、矿权交易评估大模型等。此外,还将进行人才交流与共同培养,促进学术和技术的互通有无,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并通过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促进技术商业化。
“北京大学-开物信息AI工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的设立计划,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双方将共同努力,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助力矿山、物流、能源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矿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新质力量。
杨仝教授是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大模型优化与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负责人。主要开展网络、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模型、数据挖掘等领域研究。发表一作/通信作者CCF A类论文70多篇,其中SIGCOMM, SIGKDD, SIGMOD共24篇。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单位首篇SIGCOMM、NSDI、ToN。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区域联合、面上、青年4项,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3项,华为、头条、中兴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