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4-26
本次会议由新能智库、氢能100人论坛、氢能观察主办,邀请氢能产业示范城市代表、行业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会,旨在充分发挥政府及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促进氢能产业“政产学研金”的深度融合,打破氢能产业各个环节之间的阻碍,推进制、储、运、加、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全面发展,加强多途径、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助力氢能产业稳定发展。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天府永兴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新工绿氢首席特聘能源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理事长雷宪章出席开幕式并以《科技赋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氢能赛道的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新能源电力的输送与消纳要形成以电网为主,氢能为辅的电氢耦合协同模式,形成绿色安全供应和消费。分享了LOHC有机液态储氢,可以实现氢能的安全稳定储存,还介绍了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系统,发电效率为53%,理论能电效应可以达到75%%~80%。他表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能源转型赛道的核心抓手,要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零碳替代。
新工绿氢创始人、董事长魏飞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以《矿山电氢微能网》为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矿山电氢微能网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及落地案例等,并就矿山电氢微能网市场机会预测及未来前景与现场各界精英展开交流探讨。
魏飞指出,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绿色建设的趋势,传统能源供应方式已无法满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电能和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逐渐成为矿山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矿山电氢微能网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多能联供模式、地域定制化方案、系统互联发展、应用范围扩大、能源利用优化和核心技术提升等方面。
魏飞强调,2023年上半年,国家提出了“制储加运一体化氢能矿场”和“制储加运一体化氢能港口”的氢能产业场景发展方向。矿山场景是电氢能源应用的典型场景之一,也是容易被高科技与新能源所忽略的产业场景;无论是电氢矿山工程机械,还是电氢矿山能源网,都是电氢能源发展的重点内容。场景驱动是技术迭代及产品完善的根本,只有匹配合适场景的产品才是最终赢得市场的好产品;特别是氢能新技术、新产品,更应该在场景中不断测试、验证、完善,才能持续实现氢能技术进步与市场领先。
魏飞表示,在矿山电氢微能网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难题、安全隐患、经济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快政策法规完善与落实。要制定和完善矿山电氢微能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矿山电氢微能网的合法合规运营。二是要加强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建立全面的安全风险识别机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人员安全培训;三是要坚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矿山电氢微能网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要积极参与国际矿山电氢微能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要推动国内矿山电氢微能网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要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沟通联系,共同推动全球矿山电氢微能网事业的发展。
△新工绿氢副总经理肖飞领奖(左二)
△新工绿氢副总经理肖飞领奖(左七)
新工绿氢始终坚持“氢储充换一体化”融合发展理念,以新能源装备研制+技术服务为核心,全面推动氢能装备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积累,以及氢能示范场景的深入探索,为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设计建设、软硬产品、运营管理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新工绿氢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新工绿氢未来继续深耕氢能领域的鼓励和鞭策。